null

  我的答案中,文藝青年是:能夠同時向內深切了解自我感受,又能向外探尋他人和外在世界,並將兩者以分享來連結,同時這樣的分享必須建立獨立思考的成果上。





  我在為這篇文章下標題時,猶豫良久,到底該用「文藝青年」還是「假文藝青年」還是「我不是假文藝青年」或者「我是文藝青年」……種種排列組合。最後,還是選擇了最陽春的標題,反正看完內文後,大家各自理解。

  在向內心吶喊出「我要一直是文藝青年」後,我從很多領域,都企圖實踐這個理想,腦海中的困惑卻從來沒有減少過。

  最早開啟在我這方面的想像,是來自一本被許多人評為「不怎麼樣」,卻是影響我生命最深的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,書中的人物堪稱早年的我心目中「文藝青年的理形」,特別吉兒和海安。

  隨著網路資訊的流通和爆炸,次文化也能輕易在世代間流轉,文藝青年這個名詞開始頻繁出現在我的生命中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成為同儕中,最常被貼上這麼一個標籤的人,卻也漸漸開始困惑所謂「文藝青年」的本質:
  文藝青年的「真偽」如何區分?

  我所理解當代社會中,文藝青年的速成懶人包,第一條守則:反骨,要跟多數人不同、遠離主流文化。
  穿起底下的標籤大衣,你可以輕易打扮成文藝青年

聽:Indie 小白兔 後搖 跨界 Radiohead 最早的蘇打綠 外國歌手 新世紀 硬地 台灣獨立 1976 ECM LiveHouse 名牌耳機
看:詩 文學 鯨向海 文學雜誌 尼采 世界名著 獨立電影 書評 影評 破報 翻譯小說 部落格 法文德文 哲學 獨立書店
生活價值:各種主義的堆疊 左派 嘻皮 社會主義 有機生活 LOMO

  這些是隨手打出的標籤,你還可以輕易再加上許多。

  但這些追尋,有多少是發自內心的?又有多少是為了文青而文青?哪一個才是正確的方式?種種問題始終環繞著我,在選擇如何充實自己的方向時,令我搖擺不已。

  為了文青而文青的行為,或許能追溯到自我的虛榮感。在這些領域異於常人的行徑同常會被解讀為品味或人文素質的高低,因而建立起自己的存在感和信心。當然這樣的心態,是我在理解自己之後,盡力抹除的,內心被戳破的恐懼,卻始終沒有消退過。
  然而,為了文青而文青、追尋上述懶人包的內容,難道就是錯誤的嗎?我們的生命中總會有偶像、總會有標竿,想透過觀察到的種種,去改變自己。或許途中跨出的每一步,自己不盡然喜歡,但那個願景卻是清晰而明確的努力方向,這樣難道不是充實生命的良好態度嗎?

  另一方面,我為何一定要成為跟別人一樣的文藝青年?我有我所重視的、我有我所在乎的、我所實踐的是我的理念,我為了心靈的愉悅而聽歌、而閱讀,如果我都拒絕了主流社會的價值評斷,為何反而要屈就於次文化的價值體系?

  這兩種思維,始終苦惱著我,特別是當我明白說出「我對中國人權議題其實不感興趣」或者「破報的活動訊息90%都不合我胃口」時,內心是如何取捨「自己喜歡」和「自己應該」的。


  隨著學院生涯探索助教的課程訓練(還有天哥長期的調教…),我慢慢意識到,我生命中所碰到多數的「煩惱」,都不是因為它很難解決,而是因為自己沒有深入思考過根本問題,而一直停留在表象。關於這個苦惱也是。

  我問了自己:
  對我來說,什麼是文藝青年?
  為什麼我想成為文藝青年?

  我的答案中,文藝青年是:能夠同時向內深切了解自我感受,又能向外探尋他人和外在世界,並將兩者以分享來連結,同時這樣的分享必須建立獨立思考的成果上。
  為什麼我想成為文藝青年?其實上述的定義,或許根本不只算是文藝青年,而是人格完整發展的青年。正如領培營並不是在培育領導人,而是在培育「完人」,因為那是成為好的領導人前的必要條件。我企圖追尋的文藝青年,大概也只是一個簡單的名詞,來代指那麼一個理想。


  於此,我的選擇、我的道路,或許還是會遇上很多挑戰,但至少更遠離徬徨了。


  如果在讀這篇文章的你,也和我有著類似的理想,或許會困惑:我怎麼沒有說出我會怎麼走?

  因為我也不知道下一步在哪裡。

  但每一足跡都會越來越深,而遠景越來越亮吧!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郭阿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